安徽省項目申報通知
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2020年度落實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督查激勵工作的通知》(皖政辦傳〔2021〕8號),經研究,決定組織開展2020年工業穩增長促轉型成效明顯地區遴選工作。請你們認真對照《工業穩增長促轉型成效明顯地區激勵措施實施辦法》(附件1)要求,開展推薦和申報。申報材料(含推薦表及申報書,詳見附件2)一式2份及電子版于3月22日前報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規劃處。
工業穩增長咨詢:0551-65300518 QQ:2881391787
附件:1. 工業穩增長促轉型成效明顯地區激勵措施實施辦法
2. 工業穩增長促轉型成效明顯地區申報材料
附件1:工業穩增長促轉型成效明顯地區激勵措施實施辦法
第一條 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對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進一步加大激勵支持力度的通知》(皖政辦發〔2019〕3號)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2020年度落實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督查激勵工作的通知》(皖政辦傳〔2021〕8號),為規范工業穩增長促轉型成效明顯地區激勵工作,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工業穩增長促轉型成效明顯地區是指認真貫徹落實制造強省建設,在工業促投資、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方面真抓實干、成效突出,具有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的省轄市、縣(市、區)。
第三條 工業穩增長促轉型成效明顯地區推薦和申報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原則,統籌安排,有序推進。
第四條 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工業穩增長促轉型成效明顯地區的遴選和激勵工作,各省轄市根據本辦法組織開展申報工作,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以下統稱推薦單位)負責轄區內符合條件的縣(市、區)評選推薦工作,各推薦單位申報的縣(市、區)不得超過1個。
第五條 為提高督查激勵的含金量,工業穩增長促轉型成效明顯地區每年度激勵的對象數量,激勵市控制在2個以內,激勵縣(市、區)控制在3個以內,此項激勵工作已推薦上報國務院部門的名單應優先列入,激勵期一年
第六條 申報地區原則上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認真貫徹落實制造強省戰略,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在工業穩增長促轉型方面,制定了針對性強、具體有效的配套政策,建立了強有力的組織實施機制和評價機制;對本地區開展工業穩增長促轉型工作情況及時報告,制造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
(二)申報的省轄市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1. 申報年度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全省比重位列全省前三位;
2. 申報年度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位列全省前三位;
3. 申報年度的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速位列全省前三位。
(三)申報的縣(市、區)申報年度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利潤增速均需超過全省及所在省轄市平均水平。
(四)積極推動工業投資和企業技術改造,工業結構調整和工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年度技術改造投資額較大或增速較快。
(五)大力實施技術創新,健全產學研協調創新機制,發揮企業創新平臺主體作用,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活動。具備一定的信息化基礎,加快網絡平臺建設,在推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方面成效明顯。
(六)加強工業發展組織領導,工業運行、監測、協調有力,提質增效明顯,工業經濟保持平穩健康持續增長。
(七)近三年,未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重大環境事故,未發生造成惡劣影響的社會穩定事件。
(八)市、縣(市、區)在申報年度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推薦:相關工作被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各類督查檢查考核通報批評或黨中央、國務院領導批示指示及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中通報批評的;中央及省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發現相關問題的;相關工作引發重大負面輿情,經核查屬實并造成不良影響的,或者存在重大或性質惡劣違法違規問題的。
第七條 推薦單位負責按條件推薦和申報,經所在市政府同意后,向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提交材料:
(一)按照要求編制《工業穩增長促轉型成效明顯地區申報書》、推薦單位的報送文件。
(二)申報材料中的有關統計數據以申報地區統計機關確認的數據為準,加蓋同級統計機關公章。
(三)申報地區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有效性、合規性負責,并在申報材料中提供負責聲明原件。
第八條 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查,提出擬入選地區名單。根據需要,可進行現場調查核實。
第九條 擬入選地區名單公示無異議后,報省政府辦公廳。
第十條 對入選地區給予如下激勵支持:
(一)入選地區的產業集聚區申報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在評選打分中加1分(百分制)。
(二)支持入選地區技術改造項目列入國家、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導向計劃。
(三)入選地區在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組織的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和工業設計中心推薦過程中,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
(四)入選地區申報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組織的制造強省建設專項資金,在資金安排中對符合支持條件的予以傾斜。
第十一條 入選地區應大力推進制造強省建設,積極培育本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推進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和發展水平提升;促進區域內企業技術改造,實現技術進步、提高生產效率,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大力促進企業兼并重組、培育提升制造業單項冠軍、推進綠色發展和節能減排、促進安全生產、發展服務型制造,推動制造業價值鏈向高端延伸;持續聚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區域內制造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第十二條 推薦單位存在提供虛假材料、弄虛作假等行為的,取消該地區三年申報及推薦資格,情節嚴重的依法依規追究相關責任。
第十三條 本辦法由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解釋。
第十四條 本辦法自2021年3月起實施。
附件2:工業穩增長促轉型成效明顯地區推薦表
地區名稱:
推薦單位:
聯系人:
聯系電話:
填報日期: 年 月
所在省轄市政府意見(蓋章) |
同 意 |
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 制
一、基本情況(此頁加蓋同級統計機關公章)
近三年工業總體情況 |
||||||
指 標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全省(市)比重(%) |
|
|
|
|||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 |
|
|
|
|||
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億元) |
|
|
|
|||
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速(%) |
|
|
|
|||
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億元) |
|
|
|
|||
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增速(%) |
|
|
|
|||
技術改造投資增速(%) |
|
|
|
|||
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 |
|
|
|
|||
2020年重點領域工作參考指標 |
||||||
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數量(累計數,個) |
國家級(個) |
|
||||
省級(個) |
|
|||||
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數量(累計數,個) |
|
|||||
安徽工業精品數量(累計數,個) |
|
|||||
當年爭取省級制造強省建設專項資金項目數(個) |
|
|||||
當年爭取省級制造強省建設專項資金金額(萬元) |
|
|||||
2020年主導產業發展情況 |
||||||
主導產業名稱 |
工業增加值占比(%) |
工業增加值增速(%) |
主導產業重點產品產量占全省比重(%) |
銷售收入(億元) |
利潤總額(億元) |
出口額(億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現有基礎條件及推薦單位意見
現有工作基礎、已開展的相關舉措和成效(可加附頁) |
|
市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意見 |
(蓋章) 年 月 日 |
工業穩增長促轉型成效明顯地區申報書(模板)
一、基本情況
申報地區工業發展基本情況,包括總體規模、主導產業、發展水平、發展速度,在全省的地位,產業結構特點、區域內產業發展特色等。
二、已開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突出典型性和代表性)
(一)落實制造強省建設
申報地區推進制造強省建設方面采取的相關措施和重點領域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建立工作機制、形成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及其相關措施、重大工程推進情況及重點領域發展成就等。
(二)工業穩增長促轉型
申報地區工業穩增長的基本情況、取得的成就、存在的問題和相關舉措,包括近三年的工業增加值、工業投資等增速情況以及穩增長方面的具體舉措及成效。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方面采取的具體措施。工業結構調整及轉型升級的基礎、條件和相關進展,發展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性服務業的情況,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開展情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情況和發展水平提升。
(三)技術改造
申報地區技術改造投資的基本情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包括技改重大項目推進情況、技改推進政策取得的成效、推進技改提升工業生產效率等情況。
(四)質量品牌提升及兩化融合
申報地區推動技術創新,開展質量品牌行動、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活動的內容、做法及取得成效。信息化發展情況,在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以及發展工業互聯網方面的進展情況和典型做法。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目標
(一)總體思路
申報地區落實制造強省建設、促進工業穩增長促轉型的工作思路,統籌解決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轉型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預期成效。
(二)總體目標
申報地區制定3年的示范期目標(包括工業總體指標、重點產業指標和企業重點指標),行業重點評價指標突出行業和區域特點。
四、保障措施
申報地區要積極創新政策機制,創造有利于工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提出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結構調整、構建技術創新體系、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加強基礎能力建設等方面的主要任務和配套措施。
五、說明事項
申報地區近三年,本行政區域內是否發生過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重大環境事故或造成惡劣影響的社會穩定事件。
2020年度,本行政區域是否有相關工作被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各類督查檢查考核通報批評或黨中央、國務院領導批示指示及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中通報批評的;是否存在中央及省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發現相關問題的;是否有相關工作引發重大負面輿情,經核查屬實并造成不良影響的,或者存在重大或性質惡劣違法違規問題的。